記錄/攝影:黃柏華 編輯:蘇稚翬

一、文化、次文化
二、文本與次文本
三、寫實與寫意
四、拍自己的作品或配合商品視覺設計的影像
五、看見自己的影像
上周的功課,文化及次文化的含義,及文本及次文本的含義 文化為何?次文化為何?
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可以將文本解釋為原本所代表意義,是一種作者論。
次文本則是另一種角度的思考,又可稱為觀者論。
另外 可以思考一下:寫實跟寫意有什麼不同?
要如何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像??
接下來 談拍攝的環境建置:
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商品攝影空間
1。窗台及書桌上
2。無痕的背景
3。二盞以上相同光源的燈光
4。廚房的錫箔紙
5。一些小文具/膠帶及蝴蝶夾
6。熟悉你自己的相機(這個最重要)
1。窗台及書桌上
2。無痕的背景
3。二盞以上相同光源的燈光
4。廚房的錫箔紙
5。一些小文具/膠帶及蝴蝶夾
6。熟悉你自己的相機(這個最重要)
演練與操作
一、白背景
二、黑背景
三、直接光
四、間接光
五、自然光


相對黑色的背景就反向操作,以突顯出物件本身的顏色與層次。



利用自然光的原理建構不同的拍攝場景(感謝凱文學長提供“如魚得水杯”進行試拍)




這是在珍珠板的上下各打上光 這次我們用的是相同的兩盞日光燈
如果想要讓影子不見 可以用較強的光源打底光
若用描圖紙 也許會有黃色出現 但透光效果比珍珠板好





(謎之音:小心點,打破你就直接退學了!)



有注意到 連杯底都很清楚嗎 還記得老師說明拍攝時對焦位位置在哪嗎?
(記得的同學 請寫在意見區吧~)

拍攝時 計算景深 以表現出清楚的表面(可調整三針的位置呈Y字型 表面構圖最好看)
也同時呈現出Skagen特殊的金屬網鍊錶帶的質感
另外 老師也建議 拍不鏽鋼金屬製品時 可考慮改成黑白的 這樣可以讓物件的呈現更純粹
(還有 在上課的時候 老師不是在白背景上拍的嗎?? )
問題
1. 黑白影像的視覺條件是什麼?
2. 數位影像的顏色如何管理?
作業:
1. 介紹與講解自己作品之準備/每人5分鐘
2. 提出自己最喜歡的商品攝影圖像十張,並解釋。